
- 【创美艺传】三下乡第六站|“传承非遗文脉,共筑民族未未”
- 2023-07-09 208
- 传承非遗文脉共筑民族未未“文化立世,文化兴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为扎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拓宽我院学生非遗实践方式,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活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创美艺传”暑期文化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3年7月7日参与“传承非遗座谈会”助艺传学子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实现寓教于乐、非遗活态传承的目标, 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座谈伊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副校长、教授王艳琴同志对各位省级非遗传承人、云南省普雄乡副乡长、以及各负责人的

- 【创美艺传】资助乡村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创美艺传”暑期文化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 2023-07-08 597
- 资助乡村行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确保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资助育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3年7月6日下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传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组织开展暑期“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此次“资助政策乡村行”活动, 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进一步推进全面精准资助,传递温暖能量,让家庭经济困难的每个学生通过国家资助政策都有学上有书读。

- 【创美艺传】三下乡第四站|探访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 2023-07-07 0
- 红色遗产追溯红色记忆为了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观览红色遗产。7月5日,“创美艺传”暑期文化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赴建水红色教育基地——朱德旧居。在一组组展示照片中追寻先烈足迹,在一个个实物展件中感受红色精神。红色教育基地20世纪初,年轻的朱德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背井离乡离开四川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求学。在讲武堂他结识了建水籍同学曾师仲,并与其建立了深厚友谊。1913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军建水。一到建水,朱德便住进了曾师仲家的这座小院。担任了陆军团副后直到1915年离开建水,朱德一直都

- 创美艺传|三下乡第三站|狂歌劲舞,传承“海菜腔”与“烟盒舞”
- 2023-07-05 0
- 采/访后宝云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Q&AQ: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海菜腔吗?A:大家好,我是后宝云~海菜腔我是和我的师傅李发忠学的,海菜腔从明朝时候就开始流行了,为什么叫海菜腔呢,因为他的发源地在石屏、玉龙湖畔等一片地区,这些地方,的某个支系彝族,在捕鱼的时候看到海菜可以做菜吃,海菜在水波里面摇动,根据摇动的频率来进行海菜腔的发音,海菜腔就发明出来了,一是有起有伏,一是金鸡共鸣,一是如滴水嘀嗒。它非常动听。Q:您现在是第几代传承人呢?有年轻的传承人吗?A:我是第四代传承人

- 【创美艺传】三下乡第二站|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
- 2023-07-05 257
- 三下乡第/二/站走进非遗文化乡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红河非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但鲜为人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代表着某个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态,更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传实践队将深入实地考察,为文化振兴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2023年7月4日上午,带队老师团委书记徐达以及实践队的队员前往红河州建水县参观蚁工坊。云南建水蚁工坊云南建水蚁工坊是一个以陶艺研发生产体验培训、艺术创作、衍生品研发、文创咨询为一体的文旅创意旅游区。它位于
页次:
30/
7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